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22-415
每册定价:50.00元

本刊声明

       作者文责自负,署名无争议。对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

编辑部公告

原创优秀学术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高原文明的源头:西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在中国数十万公里的国道中,有三条极为特殊,它们蜿蜒迤逦、彼此相连,环绕着漫长的陆地边境线。其中又以G219国道最为壮丽,北起新疆哈纳斯,南至广西东兴,一路途经草原、沙漠、戈壁、高原、雪山、雨林、海岸,总里程10065公里,被誉为“国之大道”。

  G219国道的5000公里处,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如今,许多自驾路过的游客都会在此驻车打卡,不单因为这是一个中点,也不全因为秀美的风景,更因为这里矗立了一座别致的雕塑。那是一个铜制的卷轴,展示了西藏史前先民的渔猎生活。曾经,这样的场面就鲜活地呈现在西北方向一个叫作“玛不错”的湖泊之畔,那里水草丰茂、物产充足,哺育了早期特殊环境中的人类,繁衍出一脉独特的高原文明。只是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古老的图景或在时光的流转里消逝,或在历史的尘埃中埋没,几千年来都未曾为人所知。直到过去的五年里,随着一番持续的科学发掘,当初的勃勃生机才又显露出种种痕迹与线索。

  在这个意义上,这座雕塑不只是G219国道的一个里程碑,它琢刻的同时是西藏史前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玛不错遗址。迄今为止,这是青藏高原腹地所发现的年代最早、海拔最高、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今年4月,该遗址的考古工作入选了“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而一切的开始,都要从几枚陶片的意外采撷说起。

  依湖而生

  从G219国道拐向玛不错,直线距离不过4公里左右,真正走起来却遥远得多。它们之间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迂回崎岖的土路,实际上绕出了20多公里。

  2019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杨晓燕就是在这样的曲折与颠簸中走到了湖边。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的她,正在进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田野调查,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的沿线区域是她考察的重点之一。

  具体线路是夏格旺堆帮忙规划的。作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他的选择带有明确的考古意识:“年楚河流域历来是后藏地区的粮仓,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很多藏文文献里都记载着7世纪以后这里人才辈出。但是过去的工作当中,我们始终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所以也就没有发现过比吐蕃更早的遗址。”

  然而开始的前几天,收获并没有期待的那么大,因此当杨晓燕一行人来到玛不错时,原本也没抱什么希望。但就在将要离开时,杨晓燕一犹豫,还是下车看了看,结果这一看就看到了惊喜。

  今天的玛不错,周围是一片广袤的草原,附近牧民都会来此放牧,为了方便,他们在湖岸边两处隆起的小丘之间修了一条村道,于是明显的文化层从东南方向的阶地剖面露了出来。就是在这个剖面中,杨晓燕看到了一些陶片,她立马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夏格旺堆,随后收到回复——它们至少应该早于3000年前。

  “2003年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我们在羊八井发现了加日塘遗址,确定是距今3200至2900年。照片跟加日塘的陶片特别像,我就感觉玛不错起码不会晚于加日塘。”夏格旺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这些陶片以及一些同时发现的骨块、炭化农作物种子等样本被送进了实验室,借由精确的测年,确定为3800至4000年前的遗物。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此前4000年前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只在西藏东部的考古工作中有过发现,而在中部一直处于空白。

  次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一支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正式向玛不错迈出了发掘的脚步,夏格旺堆担任队长。经过详细勘察,湖滨的遗址范围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位于东南岸、南岸和西北岸,总面积达22.4 万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