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提起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从企业高管到回村当起“牛倌”、再从“牛倌”到“村官”,张继新书写着自己的乡村振兴答卷。
张继新所在的巴彦淖尔市拥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河套灌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称作“塞外江南”。
2002年,在大连某生物公司担任高管的张继新回乡探亲,看到家乡土坯房破旧、泥土路坑洼,儿时伙伴仍受困于传统农耕方式收入微薄。他毅然辞职返乡,以奶牛养殖为突破口,历经6年筹备,于2008年创办牧业公司。为激发农户积极性,他首创“承包+租赁+寄养”模式,通过“牧场联结农户、基地辐射片区”的机制,推动统一种植管理、机械化作业,打响中南渠村特色养殖品牌。
由于带富效应明显,2014年,张继新被推选为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他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400多户人家,把村里的情况和村民的需求牢记在心。
之后,张继新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村民务工”模式,逐步构建起农牧业全产业链。他创办的旭一牧业公司带动3000多户农民参与肉牛养殖,户均年收入超13万元;温室大棚从150亩扩展至1000亩,形成蔬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仓储一体化产业体系,村民王宏等种植户年收入突破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