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重温其历史地位和转折意义,对于我们铭记历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
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主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遵义会议后,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中国革命斗争的局面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此中国革命事业就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为什么遵义会议前后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独特而鲜明的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从容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