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河南安阳,启用无人机送餐,航程15公里,载重4.5公斤,为物流开新篇;青岛平度,植保无人机助力农田管理,省时省力;安徽黄山,无人机承担起了空中物资运输的重任,将所需物资送达山顶……当前,以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型无人机产业为基础的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不断探索并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的多样化落地。这背后,离不开日渐完备的产业链支撑。
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无人机总数较去年底增长48%;超1.4万家无人机企业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元至5万亿元。
可以预见,低空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我国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起飞。未来低空经济会如何发展?业界专家向记者表示,低空经济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低空经济+”还可以培育新业态、带动新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表示,低空经济,作为一种以多种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推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鲜明的立体性、区域性、融合性和广泛性特征。该经济形态主要依托1000至3000米以下的空域,通过有人机、无人机以及低空智联网的协同构建,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主导,为全面推动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