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郑重阐明的中国立场、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今三年过去了,成效如何?
新疆东部的天山南北,蓝色光伏电板一望无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发改委主任龙刚:“我们新星市光伏和风电的装机总容量达到了240万千瓦,2022年风电和光伏总发电量是38亿度电,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左右。”
风和光,也是资源,而我国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到2025年,我国西北地区风电和光伏装机占全国总装机比例将分别达到28%和29%左右。
龙刚:“风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发电的小时数上,光伏平均能达到年均1800小时左右,在全国属于最高的。光伏发电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光的辐射量指标,哈密这个区域刚好是一个综合优势最强的,可以做到风光同场,从而达到了亩均效益的最大化。”
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着重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新的输电干线也在不断建成。